|
|
技術資料
|
|
|
新廠3機變壓器絕緣受潮過熱 |
| [ 修改時間:2011-7-27 16:38:09 作者:周周 瀏覽次數:428] | | (1)案例。我廠#3機200MVA、220kV主變壓器(SFP7—240000/220)在周期性油色譜分析中發現氫氣、乙炔含量有增大趨勢。經跟蹤監測,氫氣含量為30.1uL幾,而乙炔含量為5.2uL/L,已超過正常注意值。兩天后停電檢修,檢修前氫氣含量達43.6uL/L,乙炔含量達10.9uL/L,色譜變化情況如表3—13所示,絕緣介質損耗tgs%變化如表3—14所示。
表3-13 色譜試驗數據 UL/L
氫氣 乙炔 甲烷 乙烷 乙烯 總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
前五天 30.1 5.2 17.1 2.2 5.5 30 596 1186
前兩天 49.9 10.2 23.6 2.8 6.2 42.8 654 1393
檢修前 43.6 10.9 20.1 3.2 7.2 41.4 668 1424
檢修后 0 0.17 1.2 0.1 0.11 1.58 26 62
測試繞組 正常時 色譜異常時 檢修后
高壓 <0.1 1.5 <0.1
中壓 <0.1 1.75 <0.1
低壓 <0.61 1.7 <0.1
停電檢修放油后的重點檢查項目是:繞組壓板、壓釘有無松動,位置是否正常;鐵芯夾件是否碰主變壓器油箱頂部或油位計座套;有無金屬件懸浮高電位放電;臨近高電場的接地體有無高電位放電;引線和油箱升高座外殼距離是否符合要求,焊接是否良好㈠由箱內壁的磁屏蔽絕緣有無過熱;申壓側分接開關接觸是否良好。
檢查中發現:中壓側油箱上的磁屏蔽板絕緣多塊脫落;中壓側B相引線靠近升高座處白布帶脫落且絕緣有輕微破損;B相分接開關操作桿與分接開關連接處有許多炭黑。
(2)原因分析。規程規定220kV變壓器20℃時tg8%不得大于0.8,且一般要求相對 變化量不得大于30%,根據表3—14數據反映變壓器絕緣受潮.
按照GB7252--87《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》推薦的三比值法:C2H2/C2H4=10,5/7=1.5;編碼為1;CH4/H2=21/32.6;0.644;編碼為0;C2H4/C2H6=7/3=2.33;編碼為1。組合編碼為1,0,1,對應的故障性質為主變壓器內部有絕緣過熱或低能放電現象。
氫氣、乙炔含量高的可能原因:
1)主絕緣慢性受潮。主絕緣受潮后,絕緣材料含有氣泡,在高電壓強電場作用下將引起電暈而發生局部放電,從而產生Hz;在高電場強度作用下,水和鐵的化學反應也能產生大量的H2,使在在總烴含量中所占比重大。主絕緣受潮后,不但電導損耗增大,同時還會產生夾層極化,因而介質損耗大大增加。
2)磁屏蔽絕緣脫落后的影響。正常時,高、中壓繞組的漏磁通主要有三條路徑:一是經高、中壓繞組一磁屏蔽板閉合;二是經高、中壓繞組一油箱一高、中壓繞組閉合;三是經高、中壓繞組一油箱一磁屏蔽板一高、中壓繞組閉合,并在箱殼和磁屏蔽板中感應電勢。磁屏蔽板的絕緣脫落后,將使磁屏蔽一點或多點接地,從而形成感應電流閉合回路導致發熱,如果絕緣脫落后,磁屏蔽板和箱殼的接觸不好,還有可能形成間隙放電或火花放電。
3)B相引線的白布帶脫落和絕緣有碰傷痕跡,可能發生對套管升高座放電。
4)中壓側B相分接開關與操動桿接觸不良,可能會產生懸浮電位放電.變壓器運行時出現內部故障的原因往往不是單一的,在存在熱點的同時,有可能還存在著局部放電,而且熱點故障在不斷地發展成局部放電,由此又加劇了高溫過熱,形成惡性循環。
(3)處理。對B相引線絕緣加固,加強磁屏蔽絕緣,檢修調整分接開關,同時對主變壓器本體主絕緣加熱抽真空干燥。具體措施是用覆帶式加熱器在主變壓器底部加熱,主變壓器頂部及側面用硅酸鋁保溫材料保溫,主變壓器四周用尼龍布拉成圍屏,以保證主變壓器底部不通風,以達到進一步保溫的目的。加熱器加熱時,使主變壓器外壁溫度保持在60℃~70℃:左右,加熱72h后,采用負壓抽真空(抽真空時加熱不中斷),抽真空后,繼續加熱24h,再抽真空,這樣反復3--4次以后,再做介質損耗試驗,試驗結果合格。同時,進油時對油中氣體經真空脫氣,色譜分析正常,各項試驗數據全部合格,變壓器投入后運行正常。 | | 【打印此文】 【關閉窗口】 |
|
|